7月1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主任郭伟教授团队研究成果——主动脉夹层301分型在Mayo Clinic Proceedings杂志(IF:6.94)正式发表。这是郭伟教授团队在主动脉外科领域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中国医院命名的主动脉夹层分型方法。
20世纪60年代以来,Stanford和DeBakey分型方法主导着主动脉夹层开放手术或保守治疗决策。随着主动脉腔内技术和腔内器材30余年的发展,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式已经完成了向腔内治疗演进。旧的分型方法已不再适用于指导B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需要在Stanford和DeBakey分型基础上,建立一种可以预测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分型体系。
301分型体系基于B型主动脉夹层胸段真假腔相对空间位置关系建立。301分型中type B1定义为胸段真腔紧贴脊柱走行,假腔在真腔前外侧下行;type B2定义为胸段真假腔螺旋或半螺旋伴行;type B3定义为假腔紧贴脊柱走行,而真腔在假腔前外侧下行(如下图所示)。
据Kaplan-Meier曲线分析,腔内修复术后免于胸主动脉扩张累积发生率、免于腹主动脉扩张累积发生率和免于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在typeB1、B2和B3三组间均逐渐降低。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301分型有助于提高B型主动脉夹层随访的个体化水平。在治疗层面上讲,可以对type B2和B3夹层人群实施更为激进的腔内手术方案,如TEVAR+假腔弹簧圈栓塞、TEVAR+远端破口封堵、TEVAR+假腔供血分支支架桥接等。需要指出的是,未来的研究需要对上述方法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此外, 301分型在理论上适用于预测开放术后的A型主动脉夹层重塑转归等终点事件发生。
据悉,梅奥诊所心血管外科Gabor Bagameri和John M. Stulak教授以“301分型:新旧学派的邂逅”为题同步发表了editorial comment7。评论认为在腔内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301分型是Stanford和DeBakey分型的重要补充。同时,也引用了牛顿的名言说到:站在Stanford和DeBakey分型两大巨人的肩膀上,是腔内治疗时代孕育了主动脉夹层301分型。评论也指出301分型需要在更大样本的人群中进行验证,期待最终应用于临床实践。
Mayo Clinic Proceedings官方社交媒体也发表了由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容丹录制的主动脉夹层301分型视频解说。
视频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lIQisnLa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