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朋友,您是否能确定病症?
我能确定病症
全部常见病(此处仅为示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新时代,立起人民军医好样子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张奎 罗国金 洪建国 时间:2021-01-05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阻击战、总体战。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除夕之夜,万家团圆。人民军队的医务人员却吹响了集结号,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赶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与此同时,广大军队白衣战士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舍生忘死,用不辱使命的硬核行动,立起了人民军医好样子。

“人民军医”这个响亮的称号,起源于炮火连天的革命岁月,来源于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对军队医务工作者的信任与尊敬。然而,一些单位过去一段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人民军医”的称号曾一度被淡化,甚至被蒙尘。

抗击疫情中,人民军医经受住了考验。为叫响“人民军医”这个光荣称号,引领医务人员传承发扬人民军医优良传统,忠实履行人民军医职责使命,作为全军战略卫勤力量的解放军总医院,结合疫情防控任务复盘剖析,整合深挖优质资源,在全院深入开展“赓续红色基因、当好新时代人民军医”专题教育,弘扬光荣传统,铭记医者初心。

“解放军总医院重组重塑后,新组建单位点多线长高度分散,部分医务人员不同程度存在军人身份淡化、服务意识弱化等问题,迫切需要开展这样一场触及灵魂的深度教育,为新时代人民军医定好标准、树好形象、立好样子。”该院领导说,新时代人民军医要勇挑重担、敢打硬仗,自觉当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捍卫者守护者,无愧于“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美誉。

永葆忠诚

真心听党话,铁心跟党走,把爱党报国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为党和军队的医学事业赤诚奉献

听了百岁军医、解放军总医院原胸心外科主任苏鸿熙的人生传奇,心血管病医学部青年医师李双磊热血沸腾。

前辈大医“一心向党、一生许党、一切为党”的执着追求,深深触动着李双磊——

苏鸿熙美国留学期满,放弃优厚待遇,带着两台人工心肺机,辗转6国,历时52天,行程10万多公里,最终回到祖国,使我国在心血管外科学领域取得长足发展……

“虽然时代不同,但人民军医的那份赤胆忠心,一直在解放军总医院医务工作者间代代传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李双磊主动申请赶赴武汉,在火神山医院全力抢救危重病人。对于他来说,听党指挥、迎难而上,永远是人民军医的忠诚底色。

“永葆忠诚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事业的初心本色,是老一辈人民军医留下的最重要的精神遗产,也是对新时代人民军医最根本的政治要求。”解放军总医院领导告诉记者,他们把进一步强固忠诚底色作为此次专题教育的首要目标,教育引导新时代人民军医传承优良传统,永葆初心本色。

隆冬时节,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又一批新入职医务人员走进“冯理达事迹陈列馆”。

交完最后一笔1万元党费后仅剩85.46元的存折……一件件实物,让大家零距离感悟这位医学大家“用生命践行信仰”的赤胆忠魂。

“很多老前辈虽然历经坎坷,但信念如铁、初心不改。”青年医生张新宇在笔记上写道,“作为新时代人民军医,我们应该自觉把个人理想与追求融入到党、国家和军队的需要上来,始终做到无论工作在哪个岗位,都要坚守初心,牢记宗旨。”

在专题教育中,通过学习前辈的故事,第五医学中心急诊科护士长秦玉玲深刻体会到,忠诚不是抽象的,关键要看行动,作为军队医务人员,就是要时刻听指挥、向前冲。

秦玉玲先后4次奔赴塞拉利昂、巴基斯坦,执行抗击疫情和医疗援助任务。她和战友援外抗疫的故事,也成为此次专题教育的鲜活教材。

敢于担当

聚焦主责主业,不畏艰难险阻,坚决做到关键时刻上得去、危难时刻显身手

“亲爱的,我不知道今天会有什么后果,但无论如何,我必须得上……”

奔赴火神山医院的路上,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智健向妻子告别。

这条短信至今被他收藏在手机里。“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危难时刻,我必须得上。”他说。

在火神山医院,张智健和同事们冒着极高的感染风险,实施了首例气管镜检查,为优化危重病人救治方案进行了探索,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的生命。

“我们的老前辈牟善初、周继林等一大批名医大家,都是人民军医的楷模。”前不久,在第二医学中心组织的专题教育活动——“我是人民军医”抗疫英雄访谈故事会上,张智健结合这段抗疫经历,说出自己的感悟。

在解放军总医院,随着专题教育不断深入,“人民军医首先是军人”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只要党和人民需要,老一辈人民军医始终不畏艰险、挺身而出、英勇顽强、冲锋在前。”武汉抗疫期间,解放军总医院一位领导曾担任火神山医院副院长。在抗疫战斗最艰难的时刻,他叫响“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抢生命”,带领医务人员向疫情发起“攻坚战”。他说:“作为新时代人民军医,不断强化坚决不辱使命的军人担当至关重要。”

今年上半年,完成国内疫情防控任务后,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周飞虎,又带队驰援巴基斯坦。

当时,驻地多家医院出现聚集性感染,还接连发生了两起恐怖袭击。周飞虎和同事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打来电话说,可以协调他们提前回国。

“想想老一辈人民军医面对炮火连天,依然不畏艰险、冲锋向前。作为新时代人民军医,就是要有这种使命担当,传承好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怕流血牺牲。”周飞虎召集援外医疗队全体队员开会,所有人都表示:“在异国他乡,我们代表中国军医的形象,不完成任务绝不回国。”

援外期间,周飞虎和同事们直接参与救治危重症患者38例,培训医务人员600余名,帮带医疗机构11家,圆满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任务。

仁心至上

牢记医者初心,践行服务宗旨,不负患者重托,把全部情怀和精力倾注到救死扶伤上

即便已经75岁高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呼吸病专家刘又宁教授依然时刻处于“战备”状态。

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是他行医40多年养成的自觉。

今年年初,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一天夜里,医院领导打来电话,刚问了一句“最近身体怎么样”,刘又宁就接过话茬:“你不用说了,我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出发去武汉!”

很快,刘又宁作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前方专家组组长,带队赶赴武汉。直接参与危重病人救治、带领专家组指导抗疫行动、牵头建立会诊机制、完善监护室建设、优化危重病例抢救方案……面对超高强度的工作,以及远高于常人的感染风险,刘又宁毫无畏惧,干劲十足。

“生命相托、永不言弃,是老一辈人民军医黄志强院士一生坚守的从医誓言。”刘又宁和同事们以黄志强、卢世璧等医学前辈为榜样,向疫情发起冲锋。作为抗疫先锋,他们也成为该院年轻医务人员的学习榜样。

在他们身上,人们清晰可见,人民军医精神代代传承。

“老一辈人民军医,心系部队伤病员,情系地方老百姓,以救死扶伤的仁心大爱服务军地病患,为巩固和提升战斗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树立了‘为民行医美名扬’的医者丰碑。”解放军总医院领导告诉记者,专题教育开展以来,总医院下属各单位根据实际,广泛开展人民军医英模故事会、红色传统宣讲、面向英模宣誓、学英模实践等活动,教育引导医务人员传承和发扬护佑生命的医者情怀。

一天深夜,一名急性肠梗阻患者病情突然恶化。虽然其尚在新冠病毒感染医学观察期,该院第一医学中心依旧连夜组织多学科会诊。

“我们也知道感染风险,但救人要紧。”普通外科医学部副主任医师黄晓辉和同事们迎难而上,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为患者成功实施手术,及时挽救了这名患者的生命。

在该院第三医学中心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周小双看来,人民军医的医者情怀不仅体现在大病大疫发生时,也应落实在日常细微处。

一次,一名病人在送医途中去世。周小双和同事为了“维护好病人最后的尊严”,在核酸检测结果还未明确的情况下,火速换好防护服,清理病人的遗体。她说:“这虽然是件小事,但人民军医的医者情怀就应当从做好每一件小事传承。”

勇立潮头

锤炼专业技能,瞄准前沿攻关,把练就过硬能力作为立身之本和不懈追求

人命关天,治病救人,靠的是真本事、凭的是硬功夫。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院士年初发表的一篇论文,在世界范围内的引用量高达3000多次。

这篇论文背后,是解放军总医院人民军医群体向医学未知领域的一次“突击”。

当时,新冠肺炎疫情初起。由于有效信息不足,很多民众陷入恐慌,医务工作者的抗疫行动也举步维艰。

“专题教育中,前辈陈菊梅主任的故事带给我很大的启发和激励。”王福生说,“2003年,面对凶险的非典疫情,陈菊梅主持北京地区首次非典患者会诊,打响了向非典宣战的第一枪。今天,我们要像前辈那样,不断向新的未知领域发起冲锋。”

为了搞清“新冠病毒如何致病、致死”,王福生带领团队冒险进入红区,实施全球首例新冠肺炎病理穿刺。

经过取样研究,王福生摸清了新冠病毒的致病机理,并将相关成果写入论文发表。在这份论文指引下,军地医务人员快速优化新冠肺炎病例的临床治疗方案,使更多病人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姜泗长、盛志勇院士等老一辈人民军医,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挽救了无数伤病员,被称作生命的守护神。”解放军总医院领导告诉记者,“我们紧贴‘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要求,区分不同专业,组织开展‘万人百项’大练兵,锤炼专业技能,瞄准前沿攻关,把练就过硬能力作为立身之本,把解除患者病痛作为不懈追求。”

当某部士官刘远强联系上杨仕明时,他的听力几近丧失。

作为该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主任,杨仕明主动请缨救治这位战友。他带领团队研发出当时最先进的国产人工耳蜗,成功为刘远强实施植入手术,使他恢复听力,很快重返战位。

为守护部队官兵健康,杨仕明实地考察该部训练环境和噪音影响,指导战友们改进降噪方案、革新听力防护器材、优化听力防护措施。该部领导感动地说:“有总医院专家为部队官兵的身心健康托底,我们就放心了!”

在专题教育交流中,杨仕明的这段经历激励同事们在提升医疗技术和救治能力上展开新的攻关。

今年以来,解放军总医院经受住了疫情考验,在多次实战化演训任务中取得良好“战绩”,并夺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医疗类一半以上的奖项,在5G远程手术、造血干细胞治疗、机器人微创手术等高精尖领域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争当标杆

干净做事、本分做人,用模范行动、人格力量彰显军队医务工作者的本色

得知一位产妇存在多种高危症状,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妇产医学部主任医师卢彦平暂停休假,赶回医院完成了那台高难度剖宫产手术,保证了产妇和胎儿平安。

“我们科的前辈叶惠方主任把一生心血都奉献给医疗事业。去世前,她不吃不喝,只为能捐献出一具洁净的遗体,以供医学研究……”在卢彦平心目中,叶惠方为患者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是每一名人民军医都应追求的人生境界。

“人民好军医”华益慰、“党的女儿”叶惠方……此次专题教育中,该院深挖人民军医楷模宝贵资源,通过汇编英模人物故事集、开办人民军医讲堂等多种形式,引导全院医务人员学英模、树形象。他们结合岗位职责要求,通过组织重温入党誓词、军人誓词,公开承诺践诺,把兵之初、医之始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广大医务人员在执行任务、学术交流、诊治患者时,主动亮明身份,自我警醒、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该医院还通过组织评选“百名好军医”,努力营造传承优良传统、争当新时代人民好军医浓厚氛围。

“老一辈人民军医树立了高尚纯洁的崇高形象,新时代人民军医也要继承发扬好优良传统。”该院号召全院医务工作者,始终保持“我是谁”的清醒,牢记“为了谁”的初衷,廉洁行医、干净做事、本分做人,用模范行动、人格力量彰显军队医务工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先进本色。

在救死扶伤、济贫帮困的第一线,处处活跃着该院医务人员的身影——

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那曲,该院第一医学中心专家医疗队驻点帮扶,累计巡诊18个县区,行程数万里。

在西沙群岛,一位工人在施工中因伤导致眼球破裂,该院海南医院经过12个小时“空地接力”抢救,成功保住了伤者眼球。

在首都北京,一名2岁女童心脏骤停,路过的该院第六医学中心急诊科3名医生挺身而出。经过70秒抢救,他们挽救了女童生命,赢得路人对“人民军医”的赞誉。

在甘肃酒泉,一名患者突现猝死症状。正在巡诊的该院第四医学中心专家医疗队准确判断患者为“急性前壁心梗”,并抓住急救“白金十分钟”关键节点,处置及时,使患者转危为安……

“作为一名医生,听诊器里有良心、手术刀里含真情、处方权里鉴品行……”专题教育中,该院第八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主任解立新阐释自己的思考,“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人民军医群体的形象,老百姓和官兵的好口碑,就是我们人民军医的最高荣誉。”

“总医院每年要救治460多万名军地患者,建院至今已经收到100多万面锦旗,正是百姓和官兵的好口碑铸就了人民军医的‘金字招牌’。”该院领导说,“通过专题教育,结合岗位实践,越来越多医务人员为‘人民军医’增光添彩,进一步立起了新时代人民军医的好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