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介入放射科王茂强主任成功为一右侧腭部腺样囊性癌术后出血的患者实施介入栓塞术。
据了解,患者为老年女性,曾于2015年在山东省立医院接受右侧上腭部肿物外科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右腭部原发灶腺样囊性癌,切面积3.5*2cm;前内、外、后、后内、后外切缘均未查见癌。
2018年7月30日,患者接受右侧腭部腺样囊性癌放射治疗,共32次,治疗过程中曾间断出血,并于12月20日下午开始,间断出现3次无明显诱因右侧腭部出血,出血量约500毫升,紧急用止血纱布填塞压迫止血进行对症处理。为了进一步诊治,慕名来到我院介入放射科。
王茂强主任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联合口腔科等多学科会诊,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在数字血管减影造影技术下,王茂强主任带领介入团队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血管造影,并实施颈动脉造影及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
据悉,腺样囊性癌又称圆柱瘤、圆柱瘤型腺癌,好发于涎腺,以发生在腭腺者常见。肿瘤早期以无痛性肿块为多,少数病例发现时即有疼痛,疼痛性质为间断或持续性,病程较长,数月或数年。多数肿块边界不十分清楚,活动度差,有的较固定且与周围组织有黏连。外科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腺样囊性癌的主要手段,术后常需配合放疗、化疗有可能减低复发率。外科术后患者有出血等并发症,介入栓塞因创伤小、效果好,并且能准确定位出血动脉,及时栓塞止血成为治疗的必选手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疾病危害着患者的生命,介入放射科王茂强主任致力于介入技术的新发展,带领介入团队抢救了一个又一个危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