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DAA药物开创了全球丙肝治疗的新时代,使得慢性丙肝的治愈率提高到92%-100%。然而HCV患者达到SVR后的长期疗效仍需关注。目前,慢性HCV感染诊断主要依据血清中HCV抗体和 HCV RNA的检测。近几年来,在血清中未检测出HCV RNA的情况下,在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和/或肝细胞中检测出HCV RNA,引发了“隐匿性HCV感染(OCI)”的讨论。丙肝患者达到SVR24后是否会存在OCI及OCI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
本研究共纳入了140个接受抗病毒治疗达到SVR或病毒自发清除的丙肝患者,包括60个接受DAA治疗,50个接受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PR),30个自发清除(SR)的患者。分别检测这些患者肝组织及PBMC中的HVC RNA。140个接受抗病毒治疗达到SVR或病毒自发清除的丙肝患者,包括60个接受DAA治疗,50个接受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PR),30个自发清除(SR)的患者。分别检测这些患者肝组织及PBMC中的HVC RNA。在140个患者中共检出16例隐匿性HCV感染,其中DAA组9例(15.0%),PR组5例(10.0%),SR组2例(6.7%)。HCV基因3型患者发生OCI的频率较高。基线病毒载量、IL- 28b基因型、转氨酶水平与OCI无相关性。
然而,研究发现OCI患者SVR后纤维化水平较差,表明OCI可能在持续性肝组织损伤中发挥了作用,或肝纤维化状态更易于OCI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在14例有肝穿组织的OCI患者中,仅有5例在SVR24后纤维得到逆转(35.7%),其余9例纤维化没有改善或继续恶化,而非OCI患者SVR后纤维化逆转率达61.0% (P = 0.07)。此外,该研究队列中一名OCI患者在PR治疗结束48周后HCV复发。
综上所述,本研究为较大规模的一项探讨隐匿性HCV感染发生率及临床意义的研究。研究表明SVR后隐匿性HCV的发生率仍然较高,且OCI的发生与肝纤维化相关。因此DAA时代丙肝患者达到SVR后仍需持续监测随访。未来的研究需要在高HCV流行区进一步明确隐匿性HCV感染对这些患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