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由北京癌症防治学会主办的“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免疫治疗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肿瘤免疫诊疗沙龙”在北京成功召开。免疫治疗工作委员会是由全国从事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工作者自愿组成,下设六个专业委员会。在免疫治疗工作委员会成立之际,活动还举办了各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并召开首届肿瘤免疫诊疗沙龙。
成立大会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社团服务中心张鸿博主任致辞,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秘书长张鹊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免疫治疗工作委员会的批复》,同时任命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肿瘤内科胡毅教授担任第一届免疫治疗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秘书长郑革红女士宣读了免疫治疗工作委员会下设的肺癌免疫治疗工作委员会、免疫治疗不良反应专业委员会和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同意成立的批复文件,任命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肿瘤内科胡毅教授、刘哲峰教授,中国医学科院肿瘤医院周生余教授分别担任委员会主任委员。三位主委就免疫治疗联合PARP抑制剂、免疫治疗不良事件管理和淋巴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分别作大会发言。
在首都肺癌高峰论坛环节,开场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和北京大学詹启敏院士分别寄语,他们对论坛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搭建起肺癌学者与专家的互动交流平台,探寻出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并以此为契机,能够不断推进肺癌学科的发展,希望论坛逐步成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号召力的高水平肺癌交流论坛。
此次论坛共设2个专场,分别是免疫治疗专场、综合诊疗高峰论坛,专场分别就近年来肺癌治疗领域中的热点——免疫治疗、难点——靶向药物治疗及耐药问题和众多治疗手段如何排兵布阵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度剖析,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多位肺癌领域的专家先后在论坛上发言,并进行全方位讲解,对最新学科进展进行报告和解析,对现存的疑问进行梳理。有来自全国各地近300名学者到场交流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