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星期四,被大家称为“黄金班”的日子,夜幕降临,这一天的匆忙即将远离第一医学中心麻醉手术中心的医护人员。此时,连续而又刺耳的呼机声响起,“急诊来了!”每个人心里一惊,电话对面传来急促的声音:“今天术后两个小时的患者已经出现了失血性休克,需要紧急入手术室开腹探查止血,生命体征暂时还勉强维持”。
此时值班的三线公茂伟副主任医师和二线兰琛主治医师迅速带领麻醉医生启动麻醉紧急预案,最快速度准备可能用到的物品、药品。紧促的呼机声再次响起:“患者已经呼吸心跳停止,正在进行CPR,但仍要进手术室抢救后再止血,也许还有一线希望!”
急促的脚步声、呼吸机声音伴着床垫发出的声音向着手术间驶来;90秒不到,患者已经从13楼肝四监护室进入到2楼手术间内。“麻手人”的抢救也从这一刻开始了,必须和时间赛跑,敲响患者的重生希望之门!
在公茂伟副主任医师的指挥下,医护人员迅速连接各种监护和麻醉机、理清液路,此时患者无心率、血压,大动脉搏动依然不存在,瞳孔已散大到边缘,生命存活的迹象为零。在大家坚持不懈的胸外按压和15支肾上腺素的推注下,医护人员是否看到了希望?
心率稍有起色,这似乎让医护人员看到了微弱的光;但没有血压,心率维持不住,加之之前在监护室已推注15支肾上腺素患者没有反应的情况,又给在场的所有人泼了盆冰水。但是,作为麻醉医生始终坚持,井然有序地又推注了15支肾上腺素,轮流的胸外按压,持续泵入去甲肾上腺素,推注血制品等多管齐下抢救措施。
终于,患者在入室20分钟后自主心跳恢复到130次/分左右,血压也维持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此时此刻,医护人员的抢救得到了初步的成功。但是,更大的考验还等着他们,因为腹腔内还有活动性出血,必须要开腹探查止血,否则前面的功夫有可能是功亏一篑,虽然医护人员已备好各种抢救药、除颤仪、胸外按压器以及源源不断的血制品,但开腹之后的结果谁又可预之。
在这样匆忙抢救期间,手术室护士们已经准备好了敷料、器械,准备好启动开腹程序,在场所有人都紧紧盯住监护仪,屏住呼吸,准备好随时抢救。开腹之后,最坏的结果并没有出现,在所有人的齐心协力下,患者生命体征在85次/分左右,血压90/50mmHg左右返回了监护室。医护人员的心里也有极大地安慰,患者重生的大门已经打开了。
这就是“麻手人”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看似一个个患者平平安安地出手术室,那是凝聚了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们的心血来保驾护航。每一个患者术前的情况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麻醉医生们必须竭尽全力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甚至随时抢救生命。
“麻手人”从不放弃,坚持到底!即使有那么0.1%的希望,他们也不放弃,因为他们始终相信生命是坚强的,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敲响希望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