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解放军火箭军某部一名24岁的年轻战士,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感染腺病毒55型,从长沙经固定翼飞机长途转运至北京,转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治疗。
此前,这名战士就诊于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发热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之后转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ICU,完善病原学检查,确诊为腺病毒55型感染。虽予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治疗等积极救治措施,但患者病情仍继续进展。我院第一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解立新主任前往参加了该患者的会诊,虽考虑到腺病毒为高传染性病原体,本着为军服务的核心理念,当即建议将其转入解放军总医院继续治疗。
入院后,小战士被诊断为重症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氧合指数<100mmHg,炎症指标高,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情十分危重。解立新主任及其团队精准把握原发病相关问题、继发感染预防和控制、相关用药合理性等一系列救治难点,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手段,实行严格隔离,给予抗感染、个体化呼吸支持、强化排痰、营养支持等措施,并应用M-ROSE技术和EIT技术在床旁快速寻找病原体并评价肺部通气情况。经过一系列严密而有效的监测及治疗,小战士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体温逐渐正常,氧合情况逐渐改善。
4月23日,小战士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撤离了有创呼吸机支持,并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可以下床进行站立、抬腿等简单活动。目前除了常规的治疗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监护室还依托其多年来积累的肺康复方面的丰富经验,为患者开始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据了解,腺病毒55型感染为人类呼吸道的常见病原体,传染性较强,易出现群体性的发病,驻河北某军营曾出现过该型病毒感染的暴发疫情,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除发热、寒战、头痛、咳嗽以外,常有明显的咽痛及咽喉部溃疡,少数可发展为重症病例。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具有丰富的危重症患者救治经验,建立并逐渐完善了呼吸治疗师团队、肺康复团队,拥有如床旁支气管镜、重症超声、床旁血滤(CRRT)、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快速病原学现场评价(M-ROSE)、电阻抗断层成像(EIT)、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诸多新技术,形成了从诊断、评价、治疗到康复的一整套危重症诊疗体系,在国内相关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解立新主任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担任呼吸危重症学组组长。
此次跨异地救治成功挽救了一个年轻人的宝贵生命,集中体现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危重症治疗方面的高超水平,也切实体现了解放军总医院为军服务的办院宗旨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