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朋友,您是否能确定病症?
我能确定病症
全部常见病(此处仅为示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发挥党员“硬核”力,扛起“战役”大旗
来源:解放军总医院公众号 作者:毛宇 符圣杰 时间:2020-02-04

“向危险逆行,党员就是排头兵。”

“打头阵,党员站最前列!”

“冲锋陷阵,党员不上,谁上?”

……

一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严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考验着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忠诚担当和职责使命。

共产党员,这四个字的分量重若千均。是否担得起这重若泰山的责任,是每个党员的初心和责任。第六医学中心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站排头、作表率。

疫情防控使命在肩、责任如山。党委一班人带头深学领会习主席关于疫情防控救治一系列重要指示,扎实贯彻各级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各项要求,坚守岗位、靠前作为,有力动员,鼓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防控疫情第一线。

“闻令而动、攻坚克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联勤保障部队战斗动员令下达后,中心全体科室党支部和全体党员抗击疫情的决心和斗志再次被激发。大家掷地有声:疫情在哪里,党员干部就要战斗在哪里。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

“誓死守住急诊一线,请党和人民放心。”急诊科党支部全体党员连续奋战10昼夜,恪尽职守,无一人离岗……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请组织选我上。”呼吸内科党支部集体请战,在党员干部带领下全员申请进驻发热门诊……

“随时听从党的召唤,义无反顾奔赴抗疫前线。”康复医学科全体党员誓言铮铮,争先报名加入中心应急医疗队……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关键时刻,党员该有怎样的冲锋姿态?

从一份份写满忠诚担当的请战书到一句句“让我去”“跟我来”的坚定话语,从一个个不顾疲倦为了生命的坚实背影到防护面罩下一张张印痕累累的面庞——冲得上、救得下、治得好、打得赢,该中心党员给出了鲜明答案。

急诊科,是战“役”的桥头堡。急诊的医务人员更是抗疫最前线的战斗员。

从除夕到正月初七,急诊科主任单毅已连续工作8昼夜没有回家,作为科室党支部书记的他吃住在急诊,手机24小时开机,接听电话铃响声几乎没有超过三声,每天只有4、5个小时的睡眠。已在中心工作20多年的他,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战场上就是主力骨干、急先锋。

急诊发热诊区开设后,单毅深知守住这个阵地就守住了整个防疫阵线。筛查诊断、诊区消毒、医疗救治、病员转运和感染控制标准规范,他都严格执行,只为的是“零感染”。

在他的每日疫情日志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些标红的信息:接诊了多少发热患者,急诊防疫今天又改进了哪些工作,发热诊区医护人员防护设备是否保障到位,哪些人员有思想波动,家里都有哪些困难,都一一详细记录。急诊科、发热门诊全体党员、医务人员在他带领下,信心坚定,科学防治、士气高昂。

共产党员在,主心骨就在。疫情防控以来,该中心充分发挥科室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传承弘扬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女儿”冯理达精神,广泛开展“三留一让”活动,在广大党员中叫响:把危险留给自己,把重担留给自己,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争当“最美逆行者”。

这个中心引导广大党员把投身防控一线作为践行初心、诠释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在防控疫情的各条战线上,处处都能看到党员干部铆在一线、勇挑重担的身影:

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提前结束放假,进入战斗岗位;抽组7支264人医疗队进入临战状态,80%是党员骨干;一线防疫主要岗位窗口均安排党员,更显共产党员先进性……

疫情不退我不退。与疫情斗争,与时间赛跑的身影随处可见:感染科主任任君琳带领科室人员组建多支防控培训小分队展开全员培训,指导各科室开展防疫攻关;呼吸科主任韩志海带领专家组分析研究疫情防控措施,提出可行性建议十余条;急诊代理护士长李雪,主动承担发热诊区筹建及急诊科防疫护理工作双重任务,诠释出一线党员冲在前、干在前的硬核行动……

有着30多年党龄的赵强元连夜写出隔离病房建设规划方案及防控建议;年轻党员秦臻臻、钱李仁首批进驻发热门诊,连续10小时排查接诊而顾不上吃饭喝水……

许多曾执行过抗击非典任务的退休老党员、老专家纷纷向党组织请战,17年前非典战场有我,17年后向“疫”而行我不能缺席……

党员群体冲锋在前,以主动担当的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更引领了全体人员忠于职守、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汇聚了众志成城、敢打硬仗、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这场仗,我们一定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