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朋友,您是否能确定病症?
我能确定病症
全部常见病(此处仅为示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国际领先技术铸就健康胆道!
来源:解放军总医院公众号 作者:孔 哲 时间:2020-11-11
 

“此次就医,我们深深感受到贵院坚持姓军为兵的使命担当,特别是王主任及团队的高尚医德、高超医技和倾心服务军人军属的精神,必将成为激励广大官兵和军属感恩组织、建功强军事业的强大动力。”

近日,一名来自内蒙古的军人干部在写给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医学部王敬主任医师团队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这名军人干部的妻子曾于2018年4月在某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手术并不成功,又做了两次手术后,依然间断出现腹痛、寒颤高热和黄疸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精神几近崩溃。得知王敬主任医师团队在治疗胆管损伤疾病方面有独特技术后,他们怀着最后一线希望前来就诊。

“别担心,我们能把你治好!”当听到王敬主任医师非常自信地回答时,近乎绝望的患者和家属喜极而泣。经过认真研究,王敬主任医师和团队成员刘哲副主任医师、孔哲主治医师为患者成功实施了原胆肠吻合拆除、肝门部胆管切开成型、缺损近远端胆管缝合成型、带血管蒂胃瓣修补手术。

术后经过赵洁护士长及护理团队的悉心照料,患者很快康复出院,长期折磨的病痛得到根治,家庭生活重回正常。

黄志强院士曾经说过:“胆道损伤是肝胆外科的永恒议题。”因其解剖复杂、手术难度较高等原因,而患者的预后又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息息相关,所以这一直是肝胆外科医生的一大挑战。胆道损伤患者在我国并不鲜见,临床上一般采用胆肠吻合术进行治疗,手术失败率较高,因长期反复逆行性胆道感染导致吻合口狭窄、结石形成,最终出现胆道梗阻,使患者长期饱受寒战高热、黄疸腹痛等病痛折磨。

王敬主任医师领衔的“损伤性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研究”项目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得到了同行充分肯定,荣获2011年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被评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批“百病秘诀”。该项创新技术源自黄志强院士提出的利用带蒂胃瓣修补狭窄胆道、恢复胆道生理通道,能避免逆行性胆道感染的学术思想和理念,是对“黄志强胆道外科学”的赓续与发展。

在黄志强院士指导下,王敬主任医师于2007年开始开展“带蒂胃瓣修复重建胆道治疗胆道损伤及狭窄”的前瞻性研究,后逐步提出“胆肠吻合术后再塑胆道”的设想,并于2016年成功实施了第一例胆肠吻合术后的胆道再重建治疗反复胆道感染、胆管狭窄的胃瓣修复术。

截至目前,团队已完成此类手术17例,均取得显著疗效。这一国际领先的创新技术,不仅节省大量费用,为广大胆道损伤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也为未来战创伤救治储备了技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