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从出生不久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都不放弃……”。
习近平总书记暖心又给力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讲话精神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引起强烈反响,全体人员把讲话精神作为总医院“赓续红色基因、当好新时代人民军医”专题教育的重要牵引,贯穿到医疗服务工作全过程中,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全面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全力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兵贵神速:完善的制度机制为患者赢得生的机会
6月初的一个清晨,6:45,救护车送来一位口唇紫绀、呼吸浅快、昏睡不醒,脉氧50%-60%、心率105次/分、血压测不到的老年患者,第二医学中心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按急危重症预案启动急救绿色通道:
3分钟,连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抽取动脉血气成功;
5分钟,二三线医师、医疗值班助理到场;
10分钟,基本完成初诊,判断为“痰堵窒息”;
15分钟,气管插管用物准备完毕;
20分钟,经口气管插管成功,从气道内吸出大量黄白色粘稠痰;
23分钟,外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镇静、升压、抑酸等治疗;
4小时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次日,成功拔管,转入病区继续治疗。
生命至上,第二医学中心多年来不断完善并严格医疗保健制度养成和急救培训机制,让每位一线医护人员对危重抢救的病情预判和急救流程了然于胸。实践证明,完善的制度机制是抢救成功的有力保障,抢救措施每提前进行一分钟,医护人员就多一分赢机,患者就多一分生还的希望。
强强联手:多学科团队协作打出“硬核组合拳”
4月,一位74岁老年患者因腹胀、腹痛半月余入住第二医学中心综合外科。急诊行肠镜检查并支架植入术后,诊断为“结肠恶性肿瘤晚期、肠梗阻”,并发“重症吸入性肺炎、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病情极度凶险,患者数次在生死线上徘徊。
中心迅速组织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血液科、综合外科以及第一医学中心的呼吸与危重症科、重症医学科、麻醉手术中心、普通外科、输血医学科等11个科室多学科联合会诊与抢救,制定抗休克、抗感染、维持循环、持续行肾脏替代治疗(CRRT)、备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等抢救方案。会诊、查房、呼吸机调试、穿刺、加药、翻身、吸痰,每个瞬间记录着专家和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抢救的步伐。
期间,患者血小板持续下降,血红蛋白达到极危下限急需输血,因患者血型为Rh阴性,这种概率仅有0.1%“熊猫血”给抢救工作的难度“雪上加霜”。
“患者需要大量的Rh阴性红细胞、血小板……”,负责协调的中心卫勤部张麒副部长与第一医学中心输血医学科汪德清主任接连拨打了12通电话。3天内,输血医学科人员千方百计找到了献血者,却因血检不合格血小板无法使用。
此时,患者血小板已降到5000,随时有颅内、消化道出血风险,正在进行的床旁血滤会导致血小板进一步减少,各种治疗矛盾重重,专家组多方论证,果断决定暂停血滤,为患者使用Rh阳性的血小板,患者危急情况得到缓解。近40天的救治,患者生命体征、心肾功能、造血系统和意识状态均恢复正常,成功拔除气管插管。
患者已确诊“横结肠癌”,这样差的身体情况,是暂不处理?还是及时遏制,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救命”更要恢复“健康”,第一、二医学中心普通外科、麻醉手术中心、综合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血液科、神经内科等学科团队多次论证可行性及方案预案,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成功实施“3D腹腔镜探查、横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生命至上,总医院各兄弟单位精诚合作、互补互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你我、携手作战,不争功、不抢先、不计得失,一切为了患者、一切为了生命,“多学科王者团队”共同创造了一个个精彩的生命奇迹。
精益求精:新技术新业务的切、磋、琢、磨
一位89岁、有25年“冠心病”病程的患者,先后6次住院,经历7次冠脉造影、3次冠脉支架植入术和2次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病程长、病情复杂、冠脉病变严重、易反复发作。
5月,患者再次因“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造影提示:冠脉左主干+三支病变,累及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其中前降支开口完全闭塞,回旋支狭窄90%,右冠状动脉狭窄最重处98%。
术前评估:高龄、病情重、心脏功能差,手术风险极大。做,还是不做?药物保守、内科介入和外科手术选择哪个?
两个难题横亘在心血管内科主诊组面前。
面对疾病的威胁必须“不认输、敢打赢”,考虑患者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生命,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诊组与第一医学心血管外科手术团队、体外循环团队、麻醉团队反复沟通、查找文献、商榷方案,最终确定“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和冠脉支架植入术”。术中险情多发,心血管外科肖苍松主任医师决定由“不停跳手术”转为应用ECMO下手术,经过ECMO团队全力配合,最终手术获得成功。
据悉,截至目前,该89岁患者是解放军总医院冠脉搭桥手术的最高龄患者。
生命至上,近年来,第二医学中心注重积极开展超滤、无创血流监测、ECMO、肺超声等新技术新业务,为高龄老年心血管病急危重症患者带来了希望。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需要医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切、磋、琢、磨中锻炼技术和业务,才能益求其精,面对疾病“勇”不放弃。
第二医学中心全体人员将牢记使命责任,不负党和人民重托,不负“新时代人民军医”称号,以岁月为证、以行动为证,向时代交出一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