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朋友,您是否能确定病症?
我能确定病症
全部常见病(此处仅为示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比肩抗击新冠肺炎,同心共迎春暖花开!
来源:解放军总医院公众号 作者:李笑一 时间:2020-02-24

如果能像往常那样,无所顾忌地走到户外,让天地间各种景象毫无遮拦地闯入视线,此时的我们应该会想到那句“春打六九头”的古老农谚。可是,今年的初春却不同于往年。虽然春的田野一如往年那般欣欣向荣,但是城市却萧瑟寂寞得完全变了模样。新冠肺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日常。——记者手记

2月8日,鼠年春节过后的第二个周六。笔者采访了被北京市确定为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近距离了解了奋战在疫情一线的一个特殊群体——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看总医院人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总体战、阻击战中,体现出怎样的一种姿态和意志,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上午9点,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牟劲松换好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进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区。

在绝大多数普通人眼中极不寻常和高危的一天,却是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很平常的一天。这是他带领重症医学科3名医生、26名护士进驻疫情一线的第13天,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49岁。自第五医学中心设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病区以来,中心感染科赵敏教授和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周飞虎、宋青,呼吸内科解立新、陈良安几位专家参加到第五医学中心举行的例行会诊中,综合各相关学科优势,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第一医学中心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磨国鑫和呼吸治疗师胡兴硕也加入到一线队伍中,针对快速进展的重型患者开展筛查、建立预警机制并协助救治。他们的加入,整体强化了团队的综合救治力量。

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危重负压病房,全体医护人员必须穿好两套符合病房条件的防护服:里面穿一套分体防护服,外面再穿一套连体防护服,戴两到三层手套、护目镜、口罩或者面屏。在室温20摄氏度的环境中,每日多次或分波次进入病房连续工作,没有休息日。他们经常全身大量出汗、胸闷憋气,眼镜或面屏因口罩内聚拢的湿气变得模糊而影响视线。

从1月30日至2月5日,经过全体一线医护人员的密切协作和全力救治,并根据第一医学中心几位专家的会诊意见,3名高龄且有多种基础病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均有明显好转。其中,第一例收治的68岁女性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后遗症(长期卧床),经治疗休克、呼吸衰竭纠正,最近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目前已成功转出新冠肺炎病区;另一位79岁女性患者,属于迅速进展的危重型,通过有创呼吸机及器官功能支持,现在已经成功拔管撤机;第三位77岁的男性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经过早期无创呼吸机支持、中心静脉置管、床旁持续血液滤过诊疗手段,患者病情在三天内全面好转。

护士长陈素红带领全体护士,配合医疗工作的开展完成精细护理:完成各项治疗医嘱,随时记录各项治疗参数;每两个小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并帮助患者翻身;每一个小时测量一次尿量;每四个小时监测一次血糖、血气、静脉压和气管插管的气囊压力,更换血滤机置换液、处理废液,辅助进行肌体功能锻炼;随时处理监护仪、呼吸机、血滤机的报警提示,根据血糖、血气分析结果调节仪器参数;协助完成胸片、B超等辅诊检查,如患者外出检查,还需要协助准备各种转运设备;每日辅助患者吃饭,并处理大小便。她们一进入病房,就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

为了方便工作,他们每个人最外层的防护服上写着自己的名字或姓氏。他们勇毅地走在新冠肺炎肆虐的主战场,用最大的牺牲和付出换取生命的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