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朋友,您是否能确定病症?
我能确定病症
全部常见病(此处仅为示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冲锋在一线的战“疫”老兵
来源:解放军总医院公众号 作者:张密 张晓宁 时间:2020-03-23

“叮铃铃……”急促的电话声响起:“健鹏主任,请立即赶到党委会议室参加紧急会议。”这天正值腊月二十七,年节下,一场与新冠肺炎的遭遇战悄然打响。参加过抗击非典、多次与腺病毒搏击、获评全军非典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并荣立一等功的战“疫”老兵、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呼吸内科主任张健鹏,再次执甲上阵,担任该中心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带领团队冲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

“迅速完成门诊南区、发热门诊等独立区域改造,启用‘三区两通道’规范隔离病区,开辟独立病原学检测实验室,形成发热门诊、急诊、呼吸门诊、隔离留观病区‘四区’,感染防疫‘一控’,CT、检验‘两辅’,相关科室随时支援的‘412+’防控体系……”根据中心党委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和部署,张健鹏在记事本上,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一一列出。

疫魔突如其来,时间就是生命。张健鹏带领马伏英、王贵生、高红梅、马立芝、任艳军、周小双等一大批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连续奋战,在零基础上完成“三区两通道”隔离留观病区改建、医护团队组建培训、辅助医疗设施配置。72小时之内,该中心隔离留观病区建成并具备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条件。大年初一,首批留观患者入住隔离病区进行医学观察和治疗。

1月29日(大年初五),19岁的小赵和父亲由于发热到该中心发热门诊就诊,父子俩有武汉接触史,并且临床症状、化验和CT检查显示高度疑似新冠肺炎,张健鹏第一时间将父子二人收入隔离留观病区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次日,与父子二人同住的82岁的爷爷出现了同样的症状被收入到隔离病房。由于老人有肺部基础疾病,病情进展很快,入院时已出现呼吸衰竭。张健鹏带领医务人员从积极调整用药到氧疗,从鼻吸氧、面罩吸氧到加压吸氧,老人氧饱和逐渐上升,病情趋于平稳。随后,祖孙三人同时确诊,并在同一天转至定点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军人为国家奉献、医者为患者奔忙。疫情之下,兼顾这两种身份和角色的张健鹏全身心扑在患者救治上,每天坚守在会诊、评估、救治的第一线。2月2日,患者吴某因发热、咳嗽到该中心就诊,连续两天两次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流行病学调查提示患者无湖北旅居史,按照当时试行的诊疗指南,可以排除新冠肺炎并且解除隔离。但考虑到患者与新冠肺炎高度疑似的症状和影像学特征,张健鹏带领专家组成员多次会诊讨论,并一致认为暂时不能解除隔离。这期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新冠肺炎症状越来越明显,可是第三次核酸检测仍然是阴性。

相信临床症状还是病原学检测?专家组陷入两难境地。传染病救治经验丰富的张健鹏苦思冥想:“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存在隐性感染者这一现象,吴某身边会不会有隐性感染者或者病毒携带者呢?”带着疑问,他决定再对吴某亲自做一次详细的流行病学调研。

经详细询问病史得知,1月19日吴某的妹妹和妹夫从武汉来京探亲,一直住在吴某家里,但妹妹、妹夫两人至今并无发热、咳嗽等症状,其在武汉的家人亦无发热等症状。张健鹏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吴某的妹妹或妹夫很可能就是隐形感染者或者病毒携带者。他带领医务人员一边按照新冠肺炎对患者进行治疗,一边继续检查寻找证据。果然,第四次核酸检测显示阳性,患者得到确诊,并第一时间被转至定点医院接受诊治。

在诊疗指南并无相关标准情况下,张健鹏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出了准确的判断,一方面患者及时得到确诊,赢得了治疗时间;另一方面,避免了患者解除隔离后可能带来的社会隐患,同时在临床上进一步丰富了对新冠肺炎的认识,积累了重要防治经验。

三度战“疫”、逆行出征,在张健鹏的指导和带领下,第三医学中心筛查患者近2000人、核酸检测56人、收治隔离患者30余人、确诊患者4人,所有患者均得到及时妥善的诊疗,实现了“零”感染、“零”传播,交出了合格的防控和救治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