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朋友,您是否能确定病症?
我能确定病症
全部常见病(此处仅为示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第一医学中心呼吸科抗疫纪实
来源:解放军总医院公众号 作者:闫立君 梁秀婷 王韧 时间:2020-03-23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呼吸科闻令而动,积极主动站排头、勇挑重担当尖兵、坚守岗位树标杆,全科人员主动请缨,不畏生死,舍小家为大家,舍小爱成大爱,在践行初心使命的战场上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同舟共济、并肩前行,忠诚践行军队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

积极主动站排头——战前线

“薪火相传,一呼百应,众志成城,力克疫情!”这是该中心全体呼吸科人向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军队年龄最大的呼吸科专家刘又宁教授致敬,是他们发自心底的期望和心声!全体呼吸科人一致表示,要坚持和弘扬呼吸科的优良传统,让前线身先士卒的前辈放心,决心在后方要不畏艰险、坚守阵地。

刘又宁教授作为曾经确诊北京第一例SARS患者的资深专家,从疫情发生之初就密切关注疫情的变化,多次在《医师报》《中国医学论坛报》连续发表多篇新冠肺炎相关文章,为广大群众解惑答疑,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赞扬与一致好评。2月9日他接到上级通知后,立刻启程前往疫情的最前线——武汉,担任军队前方专家组组长,不辞辛苦,参加各种会诊百余次,至今已连续工作一个多月。并在期间结合自身在一线的临床体会与经验,牵头组织制定“军队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先后接受了多次央视新闻远程视频采访,结合在一线奋战疫情的实际体会与经验进行剖析。

“老师,您瘦了!”在北京的第一医学中心呼吸科主任解立新和武汉的刘又宁教授通话时,简单的几个字,既看到了这位已75岁高龄、德高望重的老专家的辛勤付出,更体现出呼吸科人对刘教授的无限尊敬与担忧。大家都相信疫情终将过去,期待刘教授早日凯旋归来!

勇往直前挑重担——援四方

全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陈良安教授不仅是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还担任解放军总医院抗击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负责研判国家及医院疫情防控趋势和危重症、疑难病例会诊、抢救工作,已完成120多例军地患者的诊疗工作。陈良安教授在春节前即进入待命状态,第一个上交请战书,随时准备出发的行囊,至今还在办公室里放着。

1月26日,陈良安教授主持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学部新冠肺炎应对筹备会,就总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垂范,组织撰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每日简报》每日更新,使大家及时掌握相关知识,为抗击疫情做最充分的准备。他主导全国调研,通讯撰写并颁布了《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诊疗专家指引》,并由《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刊出;面向全军100余所医院陆续开展疫情防控技术远程培训,通过远程医学信息网培训军队医护人员近万余名;他接受了多次央视新闻直播间邀请就大家关注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春节期间,按照总医院党委部署,呼吸科陈良安教授、解立新主任、佘丹阳副主任参与了医院和第一医学中心相关防控政策的制定以及第五医学中心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春节后参加军队各地包括火神山医院、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湖北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武汉市红会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新冠肺炎患者的远程会诊;针对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的问题,牵头撰写了“解放军总医院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相关建议”,并被上级单位推荐给军队一线医务人员。

作为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督导专家,解立新主任、佘丹阳副主任临危受命,春节前就分赴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指导疫情防控具体工作,大年三十返京。初一一早,他们就到病房巡视,检查防控工作部署及落实情况,完成病人查房,下午立即赶往河南参加卫健委组织的疫情巡视督导工作。连续五天,他们辗转郑州、新乡多家军地单位进行督导,并向卫健委建议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要集中收治,从居家隔离向集中收治转变,尽快提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以疏解疑似病例积压大量占用医疗资源的问题。佘丹阳副主任参加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快速审批通道”审批工作,早期积极呼吁推动磷酸氯喹用于新冠肺炎治疗,在预防和诊治上作出积极贡献。作为第一医学中心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他们参与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筛查工作,以及中心首例新冠肺炎的诊治,春节期间从未休息。

1月28日,为保障抗疫期间第五医学中心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呼吸科召开紧急会议,解立新主任亲自部署,成立了由医师、护士、呼吸治疗师组成的ECMO战备小组,所有成员表示将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保障积极备战。1月30日,磨国鑫副主任医师及胡兴硕呼吸治疗师率先到达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科,给予专业的诊疗意见,多名患者已有好转迹象。在繁忙的救治工作之余,解立新主任牵头联合国内呼吸与危重症领域抗击疫情一线救治专家撰写了《气道管理推荐意见》《呼吸支持手段介入时机与策略》两个专家共识,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理论指导。

疫情期间,梁志欣副主任全天候负责科室医疗工作,2月19日接到医院通知执行外派任务后,立即连夜驰援,他说作为一名军医、一名野战医疗所成员,面对疫情我时刻准备着,在前线完成了床旁气管镜、气管插管、ECMO生命支持等传染风险极高的操作。

务实扎实抓落实——守家园

第一医学中心呼吸科是国家重点科室,有着抗击非典的丰富经验。疫情暴发伊始,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新形势,降低医护、患者及陪护交叉感染风险,该中心呼吸科迅速成立了新冠肺炎处理领导小组,以科室主任解立新为组长,刘又宁、陈良安、汪建新三位教授为顾问,佘丹阳、崔俊昌、管希周、梁志欣副主任为副组长,5个病区的护士长及肺功能室、气管镜室、实验室等负责人为组员,制定了相关处理流程,不折不扣地落实制度,树立起普通病房防护标杆。1月25日,在中心领导指挥下,解立新主任与急诊科、感染控制科相关人员一起商讨发热病人筛查分流方案,提出设置临床观察病例,并建议设置临床观察隔离病房,与相关专家一起制订了门急诊病人临床筛查标准,建立了中心新冠肺炎病人筛查专家会诊制度,有效地把住了第一医学中心门急诊收治的重要关口,确保了中心住院部的安全。

呼吸科病房目前是全院收治病人最多、卧床最多、患者年龄最大、病情变化大最多的科室,其中一级护理占90%以上,常年病危病重患者占到30%以上,最多的时候能达到50%,军队患者高达60%以上,这也意味着人员流动大,对疫情的防控带来很大的困难。针对科室患者病情重等问题,呼吸科每位护理人员都把防控意识根植于心,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严守“零感染”的底线。

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发热门诊需要增援时,呼吸科最先站出,青年医生孙军平1月23日晚10点多,接到解立新主任的电话,“现在疫情严峻,发热门诊压力很大,科里派你去支援,明天一早报到,有没有困难”。她毫不犹豫接受了命令,准时来到发热门诊。现在肖坤、许阳等呼吸科医生接过她的接力棒继续完成着发热门诊的支援工作。还有佘丹阳副主任、王韧韬副主任医师、闫鹏主治医师等,也陆续奔赴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多个门诊部,执行巡诊及门诊任务,严控社区单位疫情防控的道道关口。

在这场重大战“疫”中,呼吸科人心中都有一个信念: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都是随时可以应战的战斗员。科室所有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院下发的各种学习材料,充分掌握疫情防控知识,做到人人受训、个个过关,时刻做好准备、随时应战。

这就是呼吸科人,薪火相传,一呼百应,直面风险而不惧,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充满了热情和干劲,他们斗志昂扬,迎难而上,忠诚践行着军队医护人员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