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实施微创手术治疗Chiari 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讨论实施微创手术的治疗经验、手术方法和疗效评价,探讨术中B超测量评价枕大池的应用方法。
微创手术除了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微之外,关键是对硬脑膜和蛛网膜的处理方法,即缝合或扩大修补硬脑膜,对蛛网膜则必须进行保护和缝合。因此,微创手术的概念定位在于针对枕大孔区畸形状态的整形和修复,并非简单的后颅窝减压或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由于各项操作均为修复脑脊液循环通道而为,如枕大孔后缘扩大、小脑下疝切除、硬脑膜/蛛网膜缝合等,均针对重建枕大池这一目标,也可称之为微创枕大池重建术,因为整形和修复是重建理念的两个内涵,整形重在结构重建,而修复强调功能重建。在微创原则下落实整形和修复的手术目标,除避免和减少损伤的基本要求之外,特别强调维护神经系统内环境的完整和稳定,即硬脑膜和蛛网膜的处理方式非常关键,这是维护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的两道保护性屏障,必须予以缝合或扩大修补。
B超技术作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无创现代影像学技术,对腔隙及腔隙器官有很好的定性、定量的测量作用。外科医生根据B超的影像学测量依据,能够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可以避免潜在的手术风险。目前,术中B超辅助手术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脊髓空洞症科率先将其细化,用B超探头深入小切口内1.5-2.5cm,能够完成测量和计算枕大池空间,制定个体化的手术计划,将微创手术的切除范围精确到毫米级。这种技术为微创手术提供可靠的量化依据,比传统的目测更合理、可靠、科学,成为了脊髓外科医生的眼睛和尺子。
Tator等(1982)提出的评定标准把疗效分为改善、稳定和恶化,并以改善、稳定判为有效。当时MRI还没有发明。目前MRI已做为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症最为简捷和准确、也是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我们在Tator方法临床症状判断的基础上,增加术后脊髓空洞的影像学评价这一客观评价内容,可称之为综合计分法(二项三级计分)。实际评价时结合手术目的来综合判断。
微创技术保证了手术的有效性,降低了手术风险,术中B超测量简单易行,实时测量,数据可靠。改良评价方法有助于针对个体化病情点,分析和评估繁复的临床转归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