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朋友,您是否能确定病症?
我能确定病症
全部常见病(此处仅为示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新型“反置式肩关节盂假体”治疗肩袖关节病
作者:张强 时间:2021-06-10
 

1.  临床问题提出及解决问题:

全肩关节置换术分为解剖关节置换和反式肩关节置换。随着对解剖肩关节置换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治疗合并肩袖撕裂者的疗效欠佳,且容易导致假体松动移位,最终导致治疗失败。反肩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肩关节疾病尤其是合并肩袖撕裂伤相关肩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该技术把肩关节假体的球形关节面放置于肩胛骨关节盂侧,而盂杯放置于肱骨近端的半限制性人工全肩关节。这种假体的设计能够稳定盂肱关节,同时利用三角肌来替代缺失的肩袖功能。是一种肩关节的拯救术式。

2.  该技术预期带来的研究成果、文章、课题、专利、成果奖

3.  应用于临床方面,转化

RSA最初设计是用于治疗CTA患者,随着RSA假体置入物的成功,肱骨近端骨折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骨质量较差,大、小结节固定不可靠,适应证扩大为:(1)三角肌功能正常且肩胛盂骨质良好;(2)肱骨近端骨折;(3)肱骨近端骨折后遗症,如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或合并骨缺损;(4)类风湿性关节炎;(5)半肩关节置换术后翻修;(6)肱骨近端骨肿瘤;(7)并发严重肩袖缺损的骨性关节炎;(8)接受肩关节假体存在预期寿命的问题。其中,尤其强调,RSA广泛应用于肩袖缺损严重的患者,并要求三角肌、腋神经功能正常且骨质良好,能够改善肩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

4.  该技术带来的影响,达到的效果。应用的病人数,国际评价等

RSA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在国内开展较少,尚属起步探索阶段。张强副主任早在英国皇家利物浦大学医院就做了近200RSA,回国后在解放军总医院率先开展RSA,至今已完成7例,效果良好,极大改善了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缓解了疼痛,总体上恢复了患者的肩关节正常功能。其实早在20世纪初,就有国外学者对肩袖关节病行反式肩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随访,证明临床效果良好。2006年,Boileau等对21例肩袖关节病进行反式肩关节置换并随访40个月,结果满意,患肩疼痛明显减轻,Constant肩关节评分从术前的16分增至术后66分,肩关节上举活动范围从术前53°提高到术后123°。随着临床成功患者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医师开始接受反式人工肩关节的理念,其临床适应证也逐渐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