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今年60多岁,退休在家,甚好麻将。一天搓麻很晚才回家,躺床上顿觉肚饿,不禁双手揉肚,寻思吃点什么。就在双手滑到肚间,老王隐隐触到一个拳头大小的包块,而且有跳动感。忐忑一晚,次日一早老王就去了医院。一阵检查后,大夫给出最终诊断——“腹主动脉瘤”,并建议其尽快住院治疗。老王一听“××瘤”,顿时脑门渗出细汗。难道自己真得了“肿瘤”?医生见状,将动脉瘤的本末向老王细细介绍。
动脉瘤,虽称之为“瘤”,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肿瘤,而是一种动脉扩张性疾病。动脉局部扩张,外观上如“瘤”样膨胀,故称之为动脉瘤。医学中,若动脉直径扩张超过正常的1.5倍,即称之为动脉瘤。正常人的腹主动脉直径是1.4-2.0cm,所以,一般当腹主动脉直径超过3cm时即认为形成了腹主动脉瘤。
动脉犹如密闭的通水管道,当管道内环境变化时,如水质变坏,压力增大等,管道必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破坏。类似地,当动脉中的血液异常或血压增高时,动脉的管壁结构也将遭到破坏。病变的动脉壁面对强大的血压,只有被动地机械扩张,而无力回缩,逐渐就形成了膨大的瘤体。
动脉瘤发病的具体原因目前尚未得到诠释。但明确的是,相对于正常动脉壁,动脉瘤壁结构发生了破坏,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管壁中层弹力纤维的板结、断裂、变薄。
研究发现,动脉硬化恰与动脉瘤有着相似的病理表现。而且,导致动脉硬化的诸多因素,如老龄化、高血压、吸烟,都与动脉瘤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此目前普遍认为动脉硬化是动脉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还有些疾病,如白塞氏病、动脉炎等可导致动脉壁炎性反应,造成管壁脆弱而形成动脉瘤;而马凡综合征、Elhers-Danlos综合征的患者先天性动脉壁发育不良,易发生动脉扩张成瘤。
老王之所以得腹主动脉瘤,除了随其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的动脉硬化因素外,麻将场上养成的酗烟习惯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使机体产生多种蛋白酶,破坏血管组织,导致管壁薄弱。吸烟人群中不仅动脉瘤发生率增高,而且破裂的风险也更高。因此,严格戒烟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腹主动脉瘤深藏于腹部。它总是悄悄地发生发展着,早期并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偶尔有体瘦的患者在躺下时可以摸到它,但因为对健康重视不够,加之无痛无痒,很少有人在这个时期前去就诊。
当动脉瘤继续增大,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腰部酸胀等症状,说明动脉瘤已经压迫到周围脏器,影响肠道蠕动,造成肾积水等问题。
接下来某一天,患者突然出现腹部或腰背部疼痛,这提示动脉瘤即将破裂或者已经破裂。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死亡率超过70%。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即因为腹主动脉瘤破裂而死亡。
现实中的病例,并非都如上面描述那样按部就班地发展。临床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例,即直到出现腹痛,才发现腹主动脉瘤的存在。因此,对于这种善玩“潜伏”的病例,预防尤为重要。
针对疾病的不同阶段,医学上提出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是针对动脉“腐蚀剂”,即动脉硬化的预防。这方面需要做好三点:
第一,管好嘴,即戒烟戒酒,合理膳食。香烟中的尼古丁和过量的酒精可以造成血管的持久性损伤,二者能够刺激身体的自主神经,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而且还直接影响脂质代谢,加速血管硬化;
第二,管好心,即戒怒戒躁,放松精神。精神紧张可引起人体血管内膜的收缩,加速血管老化。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其实也是血管的写照;
第三,多运动。运动可以提升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有助于脂肪代谢,预防动脉硬化。建议每天运动半小时,而且饭前运动为宜。有研究发现,享受丰盛而油腻的大餐之前进行较长距离的散步,可以有效地减少脂肪对血管功能的损害。
二级预防,即关注于动脉瘤的早期发现,以及时治疗。
两种方法有助于早期发现动脉瘤:自我检查和健康体检。
自我检查要求空腹,平卧于床上,双腿屈曲以放松腹部肌肉,用手指指腹沿腹部中线抚触腹部。如触及超过鸡蛋大小的跳动包块,需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有无腹主动脉瘤。
对于体胖的人,这种方法并不奏效,需借助血管彩超进行排查。我们建议,对于50岁以上,伴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长期缺乏锻炼的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体检。血管彩超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很小直径的动脉瘤,能够早期提示此病。临床中绝大多数患者就是通过这个途径发现腹主动脉瘤而就医的。
三级预防,即针对动脉瘤患者的合理治疗。小直径的腹主动脉瘤一般破裂风险低,可不必手术。当腹主动脉瘤直径超过5cm,其破裂风险明显增加,需借助手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