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冻伤?冻伤去哪里就诊?
冻伤是机体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环境,遭受低温侵袭引起的损伤,冬季常见,轻时可造成皮肤过性损伤,重时可致永久性功能障碍,甚至可危及生命。
冻伤包括非冻结性冻伤和冻结性冻伤。非冻结性冻伤是由10℃以下至冰点以上的低温加以潮湿条件所造成,常见的如冻疮,多发生在肢体末端,比如我们的耳朵、鼻子、手指、脚趾等处。冻结性冻伤是由冰点以下的低温所造成的局部或全身性损伤,大多发生于意外事故,如遭遇暴风雪、陷入冰雪中,一些特殊的工作岗位会接触到液氮、干冰等致冷剂,也会因为操作不慎造成损伤。
发生冻伤可以到烧伤科门急诊救治,若附近医院没有烧伤专科,可以先在医院的急诊科进行紧急处置,如果冻伤比较严重,再转往烧伤专科进一步治疗。
烧伤门诊主要治哪些病呢?
烧伤门诊的诊治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1. 烧伤、烫伤,包括①火焰烧伤;②烫伤,比如热水、热汤、热油等热液,炉壁、热锅等热的物体;③艾灸、暖宝等造成的低热烫伤;④电烧伤;④酸、碱等造成的化学烧伤;⑤放疗导致的皮肤放射性损伤等。
2. 冻伤,前文已经提到。
3. 各种因素导致的难愈性创面,比如褥疮、糖尿病足、手术后切口不愈合。
4. 各种外伤造成皮肤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和软组织的缺损和撕脱伤。
5. 瘢痕的综合预防和治疗,对瘢痕增生、挛缩予以整复,从而改善外观、恢复功能等。
6. 各种原因造成的畸形,包括先天性、创伤性、感染性等因素。
7. 各类体表肿物,包括良性及恶性肿瘤,比如血管瘤、神经纤维瘤、黑色素痣、黑色素瘤等。
冻伤后如何急救和应急处理?
对于非冻结性冻伤,比如冻疮,重点在于保暖,在于预防,发生冻疮后,要保持创面的清洁,及时就诊,可外用冻疮膏等专科用药,促进创面愈合。对于冻结性冻伤,急救的关键在于立即施行局部或全身的快速复温。遇到这一类冻伤伤员,应尽快使伤员脱离寒冷环境,立即用棉被、毛毯或大衣等保护受冻部位,迅速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在快速复温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可勉强脱掉衣服、鞋袜,应用40℃左右温水使冰冻融化后再剪开脱下。
2. 伤员应置于温室中,用40~42℃恒温温水浸泡肢体,甚至浸浴全身,水量要足够。
3. 复温时间一般在15~30分钟内,复温至冻伤区恢复感觉,肢端转红润、组织变软、关节柔顺为宜,复温后的冻伤部位应继续进行保温保暖,以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4. 复温的过程勿用火炉烘烤,也不要以雪搓、衣服摩擦的方式复温,这样不仅延误复温而且会加重组织损伤。
5. 如病人感觉疼痛,可以适当使用止痛剂。
在帮助伤员复温的同时,相关的专科救治主要包括创面处理、改善微循环、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其它对症治疗。面积较大、深度较深的冻伤伤员,还需给予破伤风抗毒素,需要更进一步的急救措施和专科治疗。
如何预防冻伤?
预防冻伤的基础是对导致冻伤的行为有足够的认识。冬季及高寒地区外出或旅游,应有防寒、防水服装,衣着要保暖不透风,保持干燥,减少体表外露,提前关注天气预报,避免遭遇冰雪天气。寒冷环境中工作时应注意防寒防湿,特别要注意保护手、脚、耳朵等容易发生冻伤的部位,应避免久站或者静止不动。进入高寒地区工作的人员、站岗的人员,平时应进行适应性训练以保证良好的体能条件,饮食要高热量以提供很好的营养储备。冬季外出聚餐饮酒,特别是醉酒后,一定要有人陪同,避免酒后在户外昏迷造成冻伤。接触液氮、干冰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流程,避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