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灸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如《灵枢·经脉》曰:“灸则强食生肉”。说明灸法有增进食欲,促进机体生长的作用。“若要安,三里莫要干”,这一养生名言至今仍脍炙人口。宋代灸师窦材撰《扁鹊心法》,称“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而“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把灸扶阳气摆在首位,并主张“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保健灸由于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在防病保健方面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世界人口的逐渐老龄化,保健灸正以其独特、简便、有效的特点在防病保健、延年益寿中发挥着特殊的功效。
一、保健腧穴分类
人体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腧穴甚多,如各脏腑的“俞”穴,各经的“原”穴,皆为治疗脏腑虚弱者常用有效穴。但历代医家公认的常用保健穴,根据其功效有以下四类。
功效 |
代表穴 |
应用 |
培元固本补益虚损 |
关元、神阙、气海、肾俞、膏肓、命门、三阴交、涌泉等穴 |
(1)神阙、气海、关元温和灸能补肾壮阳益气,延缓脏腑功能的衰退。 (2)常灸肾俞、关元、三阴交防止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并通过补元阳、填骨髓、益精气的作用使齿坚发乌 |
健脾益胃培补后天 |
足三里、中脘、天枢、神阙等穴 |
(1)常灸中脘、足三里能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防治胃肠疾患。 (2)神阙、天枢隔姜灸可防治小儿泄泻 |
调阴和阳调畅气血 |
足三里、神阙、悬钟、曲池等穴 |
(1)足三里配悬钟直接灸,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2)曲池、足三里温和灸可健胃强身,提高抗病能力、预防高血压 |
调和营卫密固肌表 |
大椎、风池、肺俞、身柱、风门、曲池等穴 |
(1)肺俞隔姜灸可预防支气管炎。 (2)灸大椎、风门、肺俞益气固表,预防感冒。 (3)身柱灸可增强小儿体质,促进生长发育 |
二、常用保健腧穴
保健灸穴歌
三里和中调脾胃,神阙固脱温脾阳; 关元益肾调任冲,气海培元兼补气; 中脘补中培后天,大椎通督清脑髓; 风门祛风防感冒,身柱通阳降逆咳; 膏肓固本疗顽疾,命门生火补肾虚; 阴交调经益肝肾,涌泉补肾舒肝气。 |
(一)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常灸足三里穴有预防早衰之功效,可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并对肠胃、心血管系统等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自古以来有“长寿之穴”之称(图1)。
1、足三里温和灸
(1)将艾条点燃后,距穴位约3cm处熏灸足三里穴,以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而无灼痛为宜(图2)。
(2)每次灸15~20分钟,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止,隔日施灸1次,每月灸10次。或每月农历初一至初八连续施灸8天,效果更佳。
(3)当感觉疲劳时或感冒流行期间,艾灸此穴大有益处。
2、足三里瘢痕灸
(1)先在穴位上涂敷蒜汁,将花生米或枣核大小的艾炷粘上,点燃施灸(图3)。
(2)直至艾炷燃尽,艾火自灭,再重新换艾炷施灸,每次灸3~5壮,可3年1次。
(3)一般1周左右化脓,化脓期间,局部需注意清洁,防止感染。
(4)灸疮1个月至1个半月左右的时间愈合,留永久瘢痕。
(5)此法对糖尿病患者不适用。
(二)神阙
神阙穴当肚脐正中处,为人之生命根蒂,任脉之要穴,具有温肾壮阳、健脾和胃、回阳固脱之功,灸之可壮阳、防衰、延年。多用于防治年老元气虚衰、中气不足及阳气虚脱之症。
1、神阙温和灸 用艾条于神阙穴上熏灸,每次施灸15~2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红晕发热为度。每日灸治1~2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0天(图4)。
2、神阙温盒灸 用单孔温灸盒在神阙穴上熏灸,每次施灸30~40分钟,灸至小腹深部温热为度。每日灸治1~2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0天(图5)。
3、神阙隔姜灸(图6)
(1)把鲜生姜切成直径2~3cm,厚约0.4cm的薄片,中间用针穿刺数孔,盖于脐上。
(2)置大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后,换炷再灸。
(3)每次5~7壮,灸至局部皮肤红晕,小腹温热舒适为度。
(4)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最好每晚睡前灸之。
4、神阙隔盐灸(图7)
(1)将桑皮纸浸润,铺于脐中。
(2)取纯净干燥的细食盐适量,填满脐窝。
(3)上盖姜片,再置艾炷施灸,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
(4)每次5~7壮,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5、神阙隔附子饼灸(图8)
(1)将附子研末,加面粉少许调和成糊状薄饼,0.3~0.5cm厚。
(2)待稍干后用针扎数孔,放脐上。
(3)上置艾炷施灸,1饼灸干后再换他饼继续施灸。
(4)每次施灸3~5壮,每周灸治1~2次,10次为1个疗程。
6、神阙炼脐灸法
(1)取生五灵脂24g、生青盐15g、乳香3g、没药3g、夜明砂6g(微炒)、木通9g、干葱头6g、麝香少许等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2)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成面条状,在脐上围成一圈。
(3)将药末6g,放在脐内。
(4)另用槐树皮剪成一个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
(5)不拘壮数,灸至全身出汗为止。
(6)灸治1次换1次药末,每月灸1次,午时灸为宜。
(7)此法防病健身有良效,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三)关元
关元穴在腹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处(图9),为一身元气之所在,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具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之功,主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长期艾灸此穴可壮一身之气,使元气充足,虚损可复。对于阳气不足、身体衰弱、怕冷乏力以及遗精、早泄、阳痿、腹泻等均有防治作用。
艾灸此穴一定要掌握火候,那就是要温而不烫。灸的时间要长,持续地温灸,达到热量内透,自觉腹内暖洋洋、热乎乎,像融化般的舒适状态。
1、关元温和灸 方法同神阙温和灸法(图10)。
2、关元温盒灸 方法同神阙温盒灸法(图11)。
3、关元隔姜灸 置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施灸,每次5~7壮,灸至局部皮肤红晕,小腹温热舒适为度(图12)。
每日施灸1次,每月施灸10~15次。
4、关元隔附子灸(图13)
(1)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酒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
(2)中间用针穿刺数孔,放于关元穴处。
(3)附子饼上面放置半截橄榄核大的艾炷,点燃施灸。
(4)每次灸5~7壮,以局部皮肤有温热舒适感和潮红为度,隔日1次,每月10次。
(5)因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尤多用于体质虚寒怕冷者。
(四)气海
气海穴位于腹正中线上脐下1.5寸,属任脉经穴,为生气之海,故名气海,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之作用(图14)。常灸此穴可调理真元不足、下焦气机失调所致腹泻、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等症。
1、气海温和灸 方法同神阙温和灸法(图15)。
2、气海隔姜灸 方法同关元隔姜灸,每日施灸1次,每月施灸15次(图16)。
3、气海隔附子片灸(图17)
(1)取附子切片0.4cm厚,水浸透后中间针数孔,放在穴处。
(2)于附片上置枣核大艾炷施灸,以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或潮红为度。
(3)每次灸3~5壮,隔日1次,每月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