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手术也能治愈下咽癌
下咽癌是头颈肿瘤中预后较差的病种,病变位置深在,难以早期发现且治疗困难,恶性程度高,是治疗上最具挑战性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且迄今仍是预后最差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5年总生存率仅15%~45%,其生存率和手术治疗的喉功能保留率均明显低于同分期的喉癌。下咽癌研究发现,出现症状后就诊的下咽癌患者中,超过70%的患者为晚期,且60%发生了同侧淋巴结转移,多达40%的患者并发隐匿性淋巴结转移。下咽部在解剖上可分为三个区域,即梨状窝,咽后壁和环后区。下咽癌的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状细胞癌,最常发生于梨状窝,约占80%,环后区及咽后壁约各占10%左右。
目前,手术仍然是下咽癌治疗的主要手段。由于下咽本身作为参与呼吸、吞咽和发音功能的重要器官,下咽区域的手术往往涉及上呼吸消化道的重建,不考虑器官功能的单纯扩大手术切除的治疗方式已逐步被摒弃。近年来,随着放化疗等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晚期下咽癌临床治疗研究已逐被器官功能保护性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所取代。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张欣欣教授从事非手术头颈部肿瘤器官功能保护治疗十余年,在这个领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治疗经验。她和她所带领的头颈肿瘤非手术综合治疗团队会根据患者肿瘤非范围和肿瘤的类型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下咽癌治疗方案,重视喉功能保留,对有可能通过非手术治疗保全喉功能的病例首先考虑放射治疗,放疗过程中加用化疗和靶向治疗可增加肿瘤的局部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喉功能保留率。对于手术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下咽癌患者,利用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式,在保留患者喉功能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消灭原发区域肿瘤,达到和手术治疗相同的生存时间和生存率。但对于患者而言,喉功能的保留便意味着患者可以做到经口进食不呛咳,可以避免气管切开,可以有正常的后发音功能,这些都代表着比手术治疗更加好的生存质量。
总而言之,手术已不再是下咽癌治愈的唯一方式,利用放化疗为主的非手术综合治疗可以达到和手术治疗一样生存时间,但却不像手术治疗那样需要以丧失患者喉功能为代价,为下咽癌患者带来了新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