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朋友,您是否能确定病症?
我能确定病症
全部常见病(此处仅为示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冻疮二三事
时间:2021-06-06

冬天的低温除了让人感觉麻木,手指僵硬之外,还会给很多人带来冻疮的烦恼。民间有说法:“一年冻,年年冻”,其实不然,只要积极地预防和准确治疗,冻疮还是可以避免的。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等局部症状。常有肿胀感和麻木感,每当气温回升,有烤炙之感。如患处温度突然升高,会引起皮肤充血发红,瘙痒灼痛或针刺感。多见于儿童、青年女性。一般容易出现在手指及足趾的背侧面,手背、足跟、耳廓、面颊等暴露部位。


什么冻疮青睐你?


01体质强弱与血液循环状况

体质强弱与血液循环状况也会影响到冻疮的发生。末梢血液循环较弱的人群,局部皮肤对寒冷的适应性、耐受性、抵抗力差的人,经不起寒冷的刺激,易诱发冻疮。

02长时间不动

运动少,活动少的人也容易诱发冻疮。身体活动少容易使得手脚等肢体部位的血液循环较差,加上身体的抗寒能力弱,易长冻疮。

03不注意保暖

无论是身体的保暖还是手脚耳朵等局部的保暖都应该做好,否则就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长冻疮。


04衣着过紧

衣物穿着过紧,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冷暖急变也容易诱发冻疮。受冻后不要立即用热水浸泡。营养不良、手足多汗潮湿、内分泌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引起冻疮的出现。

预防冻疮注意6点

➀锻炼耐寒能力

循序渐进地用冷水洗脸,用冷水浸泡往年常生冻疮的部位,坚持至寒冷季节,以增强抗寒能力。

➁做好局部保暖

鞋袜、手套、围巾等宜宽松舒适,防止局部受压而导致末梢循环不良。冬季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要注意时常活动手脚,让血液循环保持畅通。


➂坚持体育锻炼

预防冻疮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锻炼。锻炼身体一方面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得气血畅通;另一方面,能够增强肌体的抵抗力,提高肌体对于寒冷的适应性。

➃饮食来预防

可以多吃一些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鹿肉、牛肉、生姜、当归、肉桂等。有冻疮病史的人可以提早服用维生素E,以扩张末梢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➄潮湿要不得

手足易出汗,潮湿者特别需要注意:在鞋、袜、手套等受潮后应该及时更换,保持干燥的状态,以减少冻疮的几率。


➅根源要找对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体远端血液循环障碍、手足多汗、贫血等都有可能会影响到血液循环,这些人群应注意从这些原发疾病下手,以预防冻疮的产生。

生了冻疮怎么处理?

 当冻疮无破损时

一旦发生冻疮,应当注意局部保暖以及伤口的护理。避免穿着紧身衣,防止引起血液循环不畅而加重冻疮。皮肤没有破损时,可以涂抹防冻疮霜剂或者护肤品。并且切记冻疮发痒时,千万不要用手抓,以免破损。

 当冻疮破损有感染迹象时

如果冻疮局部有感染现象时,可以外擦药膏或服用抗菌药物;如果冻疮比较严重,并且发生水泡,应尽快去医院就诊,遵医嘱服用些扩张血管的药物。

 巧用维生素E护理

天然维生素E除了美容淡化斑点,延缓衰老外,还可以拿来外用哦!取一粒天然维生素E刺破,挤出里面的VE油,涂抹在冻疮处并按摩3-5分钟,可以帮助提高皮肤表面的温度,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冻疮。涂抹的量多一点效果更好哦。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冻疮主要由寒冷之气所伤,系阳气不达、阳抑血凝、经脉涩滞、血行不畅而成,治疗方法应以寒者温之、结者散之,采用温阳通络、活血化瘀的食物和药材,效果较好。

如可适当吃点大蒜、生姜、辣椒等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食物;可多吃羊肉类暖身食物,可以让身体暖合起来;具有理气、通络的白萝卜,可使全身气血舒畅,以减少冻疮的发生;每天睡前一小杯红酒,不仅可以预防冻疮,还可以使皮肤变得更加细腻有光泽。

党参、黄芪、桂枝、当归、丹参、干姜、红花等中药也具有调节血行、经脉的功效。